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核心,具有节能、省地、运量大、全天候、无污染、安全等特点,是一种环保交通系统,特别适应大中城市。
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核心,具有节能、省地、运量大、全天候、无污染、安全等特点,是一种环保交通系统,特别适应大中城市。
在国内,城市轨道交通的许多类型还没有绝对明确的规范定义。 “地铁”和“轻轨”的名称本身并不严格。 由于“地铁”已不指地下铁路,“轻轨”也不指轻轨,两者的概念在民间和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。 从已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状况来看,内地地铁系统在技术规范、数据标准、建设效果等方面是统一的,在多个城市应用可以形成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。 轻轨系统没有明确的规定,许多车迷、学者及相关文献将其称为中运量系统。 另外,运行c型或l型地铁车辆的系统有时也称为轻轨。 参照传统地铁外观建设的轻轨,在国内运用并不广泛。 在国内各地设立的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及其线路概况名称中,只有“轨道交通”和“地铁”的标识,但其框架并不局限于某一类型的铁路系统。 例如广州地铁包括APM系统,重庆轨道交通包括两个单轨系统。
单轨系统和悬浮系统的整体模型是独立的,但在已有的磁悬浮轨道系统中,列车都是跨座式运行的,因此在外观上与跨座式单轨系统一致。 悬挂式单轨电车的本质是索道,脱离了普通车辆交通的特点。
旅客自动捷运系统,简称APM,还有自动导引系统,这种轨道系统往往是在地铁系统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,甚至许多无人值守的地铁系统、单轨系统、磁浮列车轨道系统,本身就是APM的基本
有轨电车长期以来作为轨道交通的替代与道路车辆混行,主要是沿地面微轨道行驶,因此被纳入城市轨道交通范畴。 然而,虚拟轨道列车“智轨道列车”的出现又打破了有轨电车与有轨电车之间的独立性。
因此,城市轨道交通的种类形式复杂多样,以下轨道分类大多基于不同的外观造型和运输能力。

一.兰州交通大学简介
1、兰州交通大学始建于1958年5月,由北京铁道学院(现北京交通大学)、唐山铁道学院(现西南交通大学)主干系科成建制迁兰创建,是我国第三所铁路本科大学,原为铁道部。
2、校园占地1564亩,校舍建筑总面积83.99万平方米,固定资产总额16.32亿元,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总额3.24亿元,图书馆藏书285.03万册。
3、兰州交通大学现有本科专业67个,涵盖工、理、经、管、文、艺等6个门类,35个专业。 其中工学专业42个,理学专业5个,管理学专业5个,文学专业8个,艺术专业5个,经济学专业2个,4个国家专设专业(新能源科学与工程、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、铁路桥梁与渡河工程)和2个国家控制基地专业) 目前招生专业有61人。
4、学校是我国首批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,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。 现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6个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,24个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,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。
5、兰州交通大学现有教职工2253人,其中教师1580人。 目前,学校双招院士4人,博士生导师77人,教授265人,副教授525人。 目前,学校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325人,硕士学位979人,276人获得博士学位,这些人员约占教师总数的84.8%。
6、兰州交通大学现有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,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,12个省级特色专业; 有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、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、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、1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和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。
二.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技术专业简介
1、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甘肃省唯一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。 本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四个二级学科授予权。 本专业现有教师18人,其中教授6人,副教授8人,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90%。 目前正在新型半导体器件、集成电路设计、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开展科研和教学。